
这几天,有市民反映 “早上下单的菜,到了晚上才送到”“外卖平台上有些菜都售罄了”,也有人担心被隔离后买不到菜。在上海加强疫情防控举措的当下,地产蔬菜生产情况如何?供应还充足吗?记者去实地看了看。
在位于青浦区的上海春昌蔬果专业合作社,社员们正在田头忙碌着,或是采收,或是移栽菜苗。温室大棚里绿叶菜的生长程度不一,有的刚刚从地里冒头,有的已接近成熟等待走向市场。


这里全年生产绿叶菜,以生菜为主,还有鸡毛菜、芥菜、油麦菜、杭白菜等,平常维持40吨左右的市内供应量,主要销往永辉、大润发、欧尚等大型商超以及各大餐饮公司、企业食堂。
“受近期疫情影响,需求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,比如家乐福的订购量增加了20%。”不过,合作社副理事长赵世豪认为,市民不必担心“供不应求”。“春季正是蔬菜生长的好时候,光是生菜的苗期,就比前段时间缩短一个星期。”
为了保证稳定的市场供应,基地采用了育苗移栽的方式,缩短蔬菜生长周期。“当大棚里的绿叶菜采收完,育苗区域的菜苗就会及时移栽过来。相较于传统的播种方式,大大节省了时间。”
合作社还引入了一套专业的自动化育苗设备。恒温恒湿的环境,可以促进出芽,相较于传统土地育苗,穴盘育苗可节省至少三天的时间。同时,在移栽阶段,采用传统方式还需等待缓苗,而穴盘培育出来的菜苗根部自带基质土,移栽就可成活,也缩短了生长的时间。
“为保证生产顺利,合作社内部加强管理,建立了10人应急小组,要求社员减少外出,与田头交易的商贩接触时,要求对方佩戴好口罩等等。”如今,赵世豪反而有些担心,绿叶菜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滞销。“我们平常有30多吨蔬菜销往江阴、南通、无锡等地,因为疫情的缘故,这些渠道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影响,目前正在想办法解决。”
“总体来说,保持稳定供应、持续供应。”对于市内绿叶菜的供应,上海弘阳农业有限公司基地负责人张陈文同样认为不必担心。
目前,公司基地主要生产生菜、青菜、鸡毛菜等绿叶蔬菜,平常日供应量达到30吨左右,主要销往大型商超以及生鲜电商平台。“现在是蔬菜旺季,生长周期较短,田头菜量充足。针对近期明显增长的市场需求,我们合理安排茬口、加强田间管理、提高采收量,每天加班三四个小时,日供应量增加10多吨。”
业内人士解释,之所以有市民反映菜买不到或者不好买,主要还是在物流以及配送端,受疫情影响出现人手不足等情况,导致配送时间较往常有所延长。
一般来说,当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时,菜价也会出现波动。目前来看,上海主要地产绿叶菜田头价仍然处于低位运行。据市农业农村委数据,3月11日青菜价格为1.34元/公斤(价格区间为0.6-2.4元),卷心菜价格为1.27元/公斤(价格区间为0.6-2.5元),鸡毛菜价格为3.0元/公斤(价格区间为1.2-5.6元)。
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上海高度重视蔬菜生产和管理工作,要种足种好绿叶菜和其他适期蔬菜,提高蔬菜特别是绿叶菜在田面积,稳定产能;加强信息监测,加强产销对接,积极帮助生产主体对接流通企业和销售平台,畅通销售渠道;重点做好生产人员、配送加工人员、冷链物流管理等疫情防控工作,强化安全生产。